时下,正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如何在后建博时期紧紧依靠、正确引领、真诚服务师生群众,充分发挥我校人才资源群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落实“三大行动计划”,推动学校内涵发展,成为每一个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需要深入思考和探讨的重大课题。为此,校党委宣传部特约何真校长率先撰稿破题。何真校长以《宽容人才,鼓励创新》为题,就宽松环境是培育创造的土壤这一命题进行了深刻阐述,从而启示我们:倡导宽容作风,是当前作风建设的应有之义;营造宽松的制度环境,是提升服务人才群体水平的应有之义。全文如下:
已跨入后建博时期,现正积极贯彻落实十八大提出的“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和“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部署,并深入实施“质量30条”、“协同创新”和“南海战略”三大行动计划,朝着建设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目标迈进。我看,实现这一宏伟蓝图,人才是关键,关键是人才。可以说,海大事业发展人才第一、人才第二、人才第三!因为只有强大的师资队伍,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才能培育出高水平的成果。现以我校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就如何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强化人才服务谈几点认识和思考。
大学是一个学术共同体,应当是学术为重、学者为本。在相当程度上,大学管理又是一种文化管理,更要对创新人才多给予人文关怀,当然,目前海大可能还没有最好的条件,但要力争创建更宽松的制度环境、营造更浓厚的学术氛围及提供更优质的保障服务。俗话说,“人才难令,良马难驭”,实际工作中,用才非易事,容才就更难。而宽容是人际交往的最大智慧和人生修养的最高境界,宽则得众,苛则失和,没有宽容就没有人才。鉴于此,宽容是用好人才的基石,是尊重创造的重要折射;强化人才服务的关键是要“宽容人才、鼓励创新”,只有为人才营造宽松的环境,才能激发人才的创造力乃至收获更多的优秀成果。我认为,在这个理念的指导下,在我校实践中还必须在以下三个方面有所突破,才能成就海大美好的未来。
一是宽容个性
一般来说,人才有所长,也必有其短,而且往往是优点越突出、个性也更强。恃才自傲可能会在一些人才身上体现,也可能往往会是大才者心高气盛、异才者怪脾癖习。而有些管理者总是对那些不大听话、难以驯服的人才予以排斥和冷遇,甚至想找个机会去“修理他”。这是一种很不开明的做法。用才不能总盯其缺点而求全责备、吹毛求疵、抑长扶短,否则,天下就无才可用。因此,用人所长、容人之短才是成功用人之道。
选用人才不是选养宠物。用才目的是为了干事业、出成果,而不是仅仅为了让他听话、讨自己欢心。如果一个球队两名运动员,一个个性较强,但技术高超,能带领球队取得胜利;另一个言听计从,但技术粗糙,上场可能会作用不大,作为球队的主教练在关键场次比赛中会选哪一位上场呢?当然是前者而不是后者。在选人用人上,须秉以公心、事业为重、唯才是举,听话出活的人才要重用,不大听话能出活的人才也要容纳。
二是宽容异见
人们看问题,从来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同的人对同一问题的看法、观点及思路往往是不一致的,这就是“异见”,其结果自然不一样。“异见”是求异思维的表现,是理性怀疑、理性批判的科学精神的重要体现,科学创新是“异见”过程的副产品。“异见”可迸发创新火花、不断孕育创造,无“异见”则平庸;“异见”是科学的生命,科学总是在“异见”过程中前进和发展。
在日常生活中,不可否认,我们习惯于听到赞同的声音,习惯于众星捧月的感觉;一旦遭遇“异见”,若没有宽容“异见”的胸怀,就会有不良的情绪甚至有过激的行为,这也是一种很不明智的举措。当前,在一些重大决策上,我国政府部门开始并习惯于将一些以往被认为是“异见”人士请到座谈会上,倾听各类“异见”声音。对不同的意见和看法,与传统有差距的观点,不要匆忙定论;对积极探索、开拓创新,要加以支持并采取宽容的态度;对“异见”同事要有宽厚的情怀,要为科研人员创设宽松有弹性的环境。
三是宽容失败
宽容人才的失败,这是鼓励探索、激励创新的重要文化环境。任何真理都不是一次完成的,探索真理就是一个不断战胜错误、从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是一部成功与失败交织史。因为失败的本身也就是探索和发现真理的过程,失败并不意味着一无所获,只是说明前进中的荆棘坎坷。俗话说,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失败是成功之母。也可以说,失败也是一种创造。从这个意义上讲,人才的失败和成功,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善待人才失误,活力和能量会充分迸发;宽容人才失败,创新的源泉能竞相涌流。
这方面,美国企业的“宽容失败”之道值得我们借鉴。美国英特尔公司以“鼓励尝试风险”作为公司文化的六条基本原则之一,公司甚至规定,对于员工和管理人员,如果在聘用一年内不犯“合理的错误”,就会被无情解雇。实践证明,英特尔推陈出新的速度越来越快,从而牢牢掌握着电脑芯片市场的主动权。鼓励尝试、善于冒险、宽容失败的和记娱乐国际的文化,是硅谷也是所有美国企业的“成功之道”。反过来说,对人才失败不够宽容,即使再高智商者也可能难以到达成功的彼岸。因此,在创新的道路上,我们既要为成功者喝彩,更要为失败者鼓劲。